我会2008年经市民政局注册,于2009年7月15日正式成立,广大太极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为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即将换届前夕,将近几年工作归纳总结。
(一)
一、组织机构健全,队伍日益壮大。
协会在刘云太会长、副会长、正、副秘书长一班人的领导下,工作有声有色。协会制定了章程、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竞赛奖励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成立了三部一室,分工明确。二0一二年十月又成立了综合太极拳研究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各晨练队有正副队长、业务辅导站站长。协会成立四年多时间来,人员由2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参与(目前正式会员440多人),13个(社区)晨练队,涵盖全市城乡。恩阳、清江为协会的团体会员。本会现有高级教练员11人,初级教练员34人,国家一级裁判2人、二级裁判11人、社会体育辅导员33人,其中:一级辅导员1人。2010年主办了永泰杯太极拳交流大会,2012年协办了市武术锦标赛,承担了省内外来巴中举办赛事和市内各部门赛事活动的开幕式8次。
二、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省、市各种活动。几年来,共参加国际国内赛事14次(国际级2次,国家级4次,省级6次,市级2次),获集体项目金杯奖2个、银杯奖1个。奖牌一等奖2块、二等奖3块、三等奖6块、个人单项金牌60枚(国际级2枚、国家级8枚、省级50枚)银牌36枚、铜牌54枚,获国家武术(太极)全能冠军一个。
三、加强技术骨干培训,组织参加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
我会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技术骨干,2009年派员参加省、市级教练员培训班,13人获高级教练员,2011年请晏铁老师对我会教练员进行为期四十余天的理论和实践培训;2013年5月派基层会员参加省教练员培训,15人获省中级教练员。几年来,通过省、市各级太极拳、裁判员培训,获国家一级裁判2人、二级裁判13人。2012年邀请省武协段位考评组来巴中设立考评点,29人获初级段位,同年11月参加省武协在彭山段位考评我会13人获中级段位。
四、受上级主管部门好评、得到同行的认可。
几年来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电视报导19次(电视新闻13次、巴中日报3次、巴中新报3次)。2012年省武协综合太极拳研究会授予巴中市综合太极拳研究会先进集体,并表彰先进个人3人。我研究会成立后,集体创编了具有巴中特色的太子养生拳和当前国内领先的太极剑演练形式的太极对练,2013年列为省太极拳锦标赛比赛项目。2013年受市体育总会表彰,并作了先进协会的发言。
(二)
2013年也是巴中市综合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活动是协会的生命力。
1、精心组织参加市妇联主办的“庆三八”广场文艺活动,100多人表演的太极方队博得领导和观众的喝彩。同时部份会员参加了兴合集团在“半山逸城”举办的庆三八表演。
2、今年4月20日由太极协会组织了学员队赴省武术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太极拳展示赛,获集体一等奖,个人36个单项获金牌34枚、银牌2枚。
3、6月22日,协会组织40余人在王望山体育公园开园仪式上表演展示了太子养生拳,被体育局纳入展牌宣传。
4、2013年4月全国传统武术“维维杯”在江苏徐州召开,我会常务副会长饶华同志获扬氏太极拳传统套路、扬式太极拳竞赛套路2枚金牌,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获两枚金牌。
5、6月我会组织了28人参加四川省太极锦标赛,集体项目两个分别获二等、三等金杯奖。个人单项获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6枚,个人名列前8名的27人次。
6、8月全国第二届太极拳“市长杯”在厦门举行,我会饶华、王珍敏同志参加,饶华获扬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金奖,并获最佳人气奖,王珍敏获24式太极剑第3名、32式太极剑获前5名。
7、8月20日我会饶华、王珍敏二同志参加在河南焦作举办的国际太极拳第七届交流大赛,饶华同志获扬式传统太极拳、传统杨氏太极剑两枚金牌。
8、今年9月饶华同志参加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中国(武汉)期刊交博会第二届武当演武大会,获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4项金奖,列为女子E组全能冠军。
9、9月中旬,省精神文明办来巴中视察,太极拳协会组织150余人统一着装,在广场集体晨练,现场摄取了大量图像在相关报刊上登载。
10、9月18-19日,协会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巴中市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代表市级、区级组建六支队伍参加了太极拳、剑、太极柔力球、气功等项目的比赛,分别获得前一、二名。
11、10月10日,在市精神文明办主办、电视台承办的大型广场诵读经典活动中,协会精心组织20余人,配合巴中中学“道德经”的诵读,展示了“24式太极拳”。在古筝的配乐中,音、诗、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重抓基层业务骨干的培训,参加论坛讲座。
1、今年1月,我会派员参加由省武术协会举办的中国武术裁判员培训班,饶华、夏中玉同志获得国家一级裁判员,提高了我会的评判水平。
2、今年6月组织了基层业务骨干参加省太极研究会举办的教练员教训班,学习“武当十三式”、“成都二路”、“扬式三段位十七式”等教材。通过考试15人合格结业,并颁发了省中级教练证书。
3、我会由饶华、王珍敏二同志参加了中国焦作“太极拳推广与城市发展”、“太极拳推广与城市发展文化”太极拳国际论坛和太极拳名家讲座,把太极哲理升化为太极学说。
三、巩固我会太极拳研究成果。
今年听取了省武协领导和同行的建议把我们去年创编的二十式太极拳逐渐完善和更新更名为21式太子养生拳,并制成教学光盘,传至我会各晨练队,今年6月已纳入四川省太极拳锦标赛比赛项目,在赛期中太极对练获集体金奖,太子养生拳纳入传统套路,7人参赛其中4人进入前8名。
四、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全民健身的影响力。
1、研究会成立的盛况和巴中段位制考评在四川武术网登载。
2、今年1月、6月、7月、9月电视新闻报导4次、巴中日报3次、巴中新报3次。9月24日巴中日报以“弘扬太极文化推进全民健身”为题,2000多字,大篇幅的照片介绍了我会的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弘扬太极推进全民健身的情况。
3、今年协会先后发简报两期,对两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还组织新闻报道小组在巴中网上建立太极专栏,对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网络宣传。
4、全年三次召开理事会,共商发展大计,在十月中旬召开的协会成立四周年及综合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及年终总结会上,四百余名会员积极参加,献计纳策,各队也展示了剑、拳、扇、刀等十八般武艺,协会对各队推荐的34名先进个人和4个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大家互相学习,寓教寓乐,在协会这个大家庭中,体现了太极一家的和谐。
回顾几年来协会的工作,取得了成绩,扩大了影响,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分会的工作抓得不力,各县及大部分区镇未纳入协会;二是城区内后河桥、白云台未建立辅导站;三是协会内各队之间协作配合方式上还有待商榷和改进。
协会即将进入换届程序,新班子将实行年轻化。协会注入新鲜血液,将发展得更好,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0一三年十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