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太极拳协会
简 报
主办:巴中市太极拳协会秘书处 第二期 2021年11月5日
巴中市太极拳协会发展现状及建议
编者按:
巴中市太极拳协会会长刘云太同志撰写的协会工作调查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年协会工作,提出了今后协会工作建议,现转发如下:
一、协会发展现状
巴中市太极拳协会成立于2019年,该年我会顺利完成了新一届支部选举工作,强化了党建引领,确保了在党的旗帜下传承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一年来,我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小康”的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与市委、市政府同向而行,坚持与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同频共振,坚持创新性发展,传承太极文化基因,不断增强太极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截至目前,我会有直属队19个、会员2000余人,先后有300多人次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裁判、教练、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考试及武术段位制考试。协会现有教练员65人、社会体育指导员55人、裁判员35人、获得四川省段位制一级考评员资格23人。自2016年我会被省武协批准建立中国武术协会(巴中)武术段位制考试点后,考核上报1至3段位人数达300余人。十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着力保护传统体育。一是夯实太极拳传习基地。我会多次完善章程,制定会员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竞赛奖励制度、培训管理办法,成立了“一处七部”和11个专业辅导站。以推广国家体委规定的太极拳套路为主线,对在我会习练人数较少的拳种,如陈式、吴式、孙式、武式等拳种鼓励培育和推广传承,让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各专业辅导站和各直属练习队培训基地的作用。多次举办各式套路太极拳、剑、健身气功的公益培训活动。二是扎实开展武术文化“六进”活动。几年来,各直属队、辅导站开展武术进社区、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以不同形式深入到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巴二中、四中、六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二小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乡镇传授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武术类)传习基地。
2、着力构建宣传普及体系。一是广泛开展武术展演活动。几年来,我会积极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先后举办了庆“三八”太极展示活动、“全民健身日”主题广场活动、巴中市“五运会”开幕大型表演活动、10周年展演活动等,尤其是在2019年国庆前夕承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大型武术太极广场展演活动,千名太极拳爱好者齐聚巴人广场,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二是圆满承办了市五运会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比赛。为了传承武术文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首次将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纳入了市五运会群众组比赛项目,并交由我会具体承办赛事。我会精心组织承办,在项目设置和规程制定上立足传承推广武术文化,全市6支代表队84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七个大项、十四个小项的太极拳比赛,6支代表队48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五个集体项目、四个个人项目的健身气功比赛,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和体育局交办的赛事执行承办任务。三是深入宣传武术文化。我会注册开通了《巴中武术太极网》,网站设置十六个板块,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共撰写、编辑、制作各类新闻、资讯等类稿件453篇、图片9000多张、视频23条,对协会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网站各板块点击量累计达30多万次。注册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并先后建立了协会QQ群、微信工作群。同时充分利用《四川省体育局网站》《四川省武协网站》《巴中市教体局网站》、《巴中日报》及所属《巴中晚报》《巴中新闻网》、《巴中日报微博》、市广播电视台所属《巴中新闻》《新闻365》《生活帮》栏目、广播电视报、巴中融媒体平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武术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
3、着力构建交流合作体系。几年来,我会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外武术文化交流。组队参加了“止戈杯”第四届四川·中国古典武艺交流大赛暨四川省传统武术名人明星争霸赛13个项目角逐,获奖牌37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22枚、铜牌6枚,1人荣获“2019年四川武术年度名人”称号。组织男女队员17人参加了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6个项目的角逐,经过顽强拚搏,共获个人单项金牌10枚、银牌17枚、铜牌7枚。受市教体局委托,组队代表巴中市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和健身气功比赛,为巴中市全民健身群众组太极拳和气功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太极拳普及面窄、量小,存在感少。即女性多,男性少;离退休者多,在职工作者少,尤其是领导参加更少;公职人员多,普通市民少。二是“六进”活动推进缓慢。
二、工作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及率。要通过协会网站、市县区举办的各种健身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对太极拳对于强身健体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了解,使更多的机关干部、城镇居民从机关、麻将桌上走出来。
2.扎实推进“六进”活动,提高参与率。利用各直属队、辅导站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学校、机关、乡镇传授太极拳知识,争取将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工间活动的重要内容。
3.巩固成果再创新,不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强化辅导站功能,提高陈氏、吴氏、孙氏、武氏和杨氏技能和水平,办好各种展演活动,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
发:各理事、监事,各分会,辅导站 |